+高级检索
硅与氮化钛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吸放锂性能研究
中图分类号:

TM91

基金项目: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0274002、20221101及10335040)资助


Study on Lithiation/Delithiation Properties of Si-TiN Composited Nanoparticle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
  • 摘要
  • | |
  • 访问统计
  • |
  • 参考文献
  • |
  • 相似文献
  • |
  • 引证文献
  • | |
  • 文章评论
    摘要:

   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方法合成了硅与氮化钛纳米复合材料,利用XRD,TEM等手段研究了其微观结构。结果显示,得到的纳米颗粒由Si和TiN以及部分Cu0.1Si1.9Ti组成,其形状为球形,颗粒尺寸大多分布在10~50nm之间。用恒流充放电的方法研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行为,在锂的嵌入硅镍纳米颗粒的过程中,Si充当活性中心,而其中的TiN和Cu0.1Si1.9Ti作为惰性成分,不与Li反应,充当缓冲基体及导电剂的作用。当电流密度为150mA·g^-1时,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最好,首次可逆容量为737mAh·g^-1,20次循环后容量仍为542mAh·g^-1。在O.05~0.8V的电位区间的循环稳定性是最好的。

    参考文献
    相似文献
    引证文献
引用本文

王忠 田文怀 李星国.硅与氮化钛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吸放锂性能研究[J].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2007,36(10):1874~1877.[Wang Zhong, Tian Wenhuai, Li Xingguo. Study on Lithiation/Delithiation Properties of Si-TiN Composited Nanoparticle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[J].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,2007,36(10):1874~1877.]
DOI:[doi]

复制
文章指标
  • 点击次数:
  • 下载次数:
  • HTML阅读次数:
  • 引用次数:
历史
  • 最后修改日期:2006-09-07